本报日前关于《5000居民年末享“美丽社区”》的报导,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应。连日来,许多读者来电表明,报导中说到“经过改造试点社区新增480余个林荫泊车位”,这种新式泊车位究竟是怎样的,它将会怎样处理老旧社区的泊车难题?为此,记者昨日再次来到西园西里和海建里社区,进行深化采访。
上午9点,记者抵达改造现场,工人们正在对楼间空地上的树木进行维护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林荫泊车位便是对小区原有的部分甬路和绿洲进行硬化铺装,将其改形成泊车位,并在新设的泊车位周边栽植树木,用树荫为轿车遮阳。建造这种新式泊车位,不只不会削减小区的美化面积,还能让渐渐的变多的轿车有了停放之处,并且能防止车辆在阳光下被“烤”,削减驾驶员为给车内降温,加大空调功率而导致的尾气排放,可谓一举多得。就这两个试点小区来说,伴随着林荫泊车位的建造,将新栽植法桐、紫叶李、金叶榆等植物584株。按照国家住建部的规范,林荫泊车场的美化遮荫面积,要大于或等于泊车场面积30%,而比及下一年夏天,西园西里和海建里的绿荫泊车位,在不影响一楼住户采光的前提下,遮荫率有望超越50%。
此次演示试点社区的提高改造,还将进行楼前硬铺装11759平方米,用于泊车位的硬铺装,选取的都是高硬度的面包砖,现在工程已完结近70%。“这种砖具有高强度,承重5吨,砖面经特别工艺处理,全天候全气候耐磨耐碾压,可坚持长期平坦。铺装过程中,咱们还特别在每个树穴的四角,预埋了防锈镀锌的钢管,方便给树木洒水上肥,确保树木的成活率。”工程负责人表明。
记者从市市容园林委得悉,2014年,本市还将安排施行昔阳南里、瀚园里、联合勾栏等160个老旧居民区128万平方米社区美化再提高,本次演示试点的林荫泊车位经历,将得以推行。本报记者刘 超